动微视觉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专注媲美人类的视觉解决方案
首页标题
ꄲ
新闻
ꄲ
动微视觉获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专注媲美人类的视觉解决方案
动微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动微视觉创始人兼CEO刘敏博士接受了36氪-硬氪的采访。
硬氪获悉,仿生类眼传感器视觉方案提供商动微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微视觉)获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辰韬资本和一村淞灵贝叶斯联合领投。此前,动微视觉已获得奇绩创坛数百万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 动微视觉成立于2023年5月,团队创始成员均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神经信息学研究所,具备全团队博士学历。ETH在动态相机、类脑计算领域享有世界级声誉,动微视觉所使用的仿生类眼传感器正是由创始人刘敏的博士导师,ETH的Tobi Delbruck教授发明,Tobi发明的DVS128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可用的仿生类眼传感器。跟传统的CCD、CMOS传感器不同,基于事件的仿生视觉传感器(DVS)没有“帧”的概念,而是以近似“流”的形式呈现,时间分辨率可达1us,功耗低于10mW,对应传统传感器则分别是30ms以及功耗超过100mW。仿生视觉传感器的绝对优势赋予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可覆盖自动驾驶、智能配送、人形机器人、SLAM、工业视觉、智慧城市等万亿市场,受到华为、百度、小米、OPPO以及汽车厂商的重视。与帧相机的图像输出不同,基于仿生视觉的事件相机只能输出较为原始的数据信息,勾勒出目标物的外轮廓,且缺乏独立的数据库匹配轮廓信息。缺少合适的芯片和算法,是仿生视觉传感器规模化落地应用的难点。EPP智能相机是动微视觉研发的全球首款专门针对仿生类眼传感器设计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中的算法采用了团队自研的事件流处理方式,支持强光、暗光、光照剧烈变化的场景,能够根据分辨率、接口、视场角、重量、尺寸、功耗等指标提供高速视觉检测、OCR识别等定制化解决方案。传统的高速相机往往需要借助万兆网等高速数据接口传送数据,动微视觉的优势则在于将数据量整体大幅降低。“在同等速度条件下,我们的数据量可以缩减至10%”,刘敏表示。在落地应用上,刘敏表示:“厂商们都在风口观望,就现有应用领域来看,仿生视觉传感器都没有很大的出货量”。相对于无人驾驶漫长的研发周期和昂贵的研发成本,动微视觉现阶段更多将目光投放至工业质检领域,这是一个能够相对快速加入的赛道。而与大华、大恒等行业内标杆企业相比较,动微视觉的产品在速度和动态范围等性能上,都表现出强劲优势。根据甲子光年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视觉规模将达278亿。一旦工业视觉搭上智能制造产业“快车”,复合增长率可达25%,市场规模呈“百亿递增”。刘敏博士透露,团队正在积极进行第二代智能相机的研发。和第一代相比,EPP二代智能相机将使用新型的触发方式,能够以更低的延迟获得分辨率更高的图像。辰韬资本合伙人萧伊婷表示:在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工业视觉及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相机,受制于其成像原理,在处理高速运动物体和高动态范围场景时表现不佳。动微视觉结合仿生视觉传感器及其团队在该领域算法上的长期积累,在硬件层面通过原理上的革命性设计,并在软件层面融合了自身独特的视觉信息流处理算法,开发出了软硬一体的智能相机产品,具有更快的速度,更低的能耗,更高的信息率。我们相信动微视觉的智能相机产品会引领视觉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重塑整个行业的软硬件生态。一村淞灵投资总经理张晨表示:淞灵围绕自身AI生态持续布局,现在从“感知周期”来到了“模型决策周期”。刘敏博士团队打造的算子库,本质上是构建事件相机的基础通用算子集合。通过对算子库的每一个单一算子进行软硬优化,保证低延迟和低功耗。我们认为动微视觉有潜力作为仿生传感的核心上游玩家,提高工业、消费相关的视觉智能水平,从而推动检测、XR、自动驾驶等视觉刚需场景再上一个台阶。动微视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是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苏黎世大学(UZH)的博士归国团队创立。所使用的仿生类眼传感器 由公司创始人刘敏博士的博士导师,ETH的Tobi Delbruck教授发明,在手机摄影,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价值。
公司致力于打造 专用仿生视觉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制造和智能机器人,引领计算机视觉新革命。